湘一师校字〔2014〕116号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方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加强我校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建立稳定的供需关系,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第二条 毕业生就业市场按其外在表现形式可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校内有形市场主要包括小型专场供需见面会、行业性、区域性供需见面会和大型供需见面会等。无形市场主要指毕业生联系工作不受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依据个人意愿和获取的有效信息,自行选择用人单位而形成的以信息化为主的虚拟市场。校内无形市场主要包括校园就业信息网站以及各类社会人才信息网站上的就业信息、网上招聘等。
第三条 学校就业市场的建设遵循招生就业处与二级学院共同建设的原则。学校按当年学费总额的1%划拨就业工作专项经费,由招生就业处统筹管理,并将其中一部分按各二级学院应届毕业生数×50元/生下拨到二级学院,形成二级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项经费。各二级学院用于毕业生市场建设的费用可直接在二级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项经费中开支。
第二章 毕业生就业市场开发
第四条 学校本着“稳定已有就业市场,积极开拓新就业市场”的原则,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通过信函、电话、传真、网络、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与有过合作关系的用人单位取得联系,邀请他们再次来校招聘。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通过已有合作关系的用人单位、校友、学校老师介绍等多种途径,建立更多的合作单位。有针对性地参加人才需求量大的省、市举办的大型招聘会及校企对接会;充分利用毛泽东母校这一品牌优势,诚挚邀请用人单位来我校挑选毕业生;确保与我校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的用人单位逐年增多。
第五条 学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采取大型供需见面会和专场供需见面会相结合的方法。每年至少举办1场参会单位不少于150家的大型供需见面会和50场以上专场供需见面会,确保每年提供不少于当年毕业生总数两倍的就业岗位。
第六条 加强实习基地与就业基地相结合的“双基地”建设,将毕业顶岗实习基地、实训基地、教育实习基地等和就业基地有机结合起来,力争在用人需求较大、专业对口的单位安排实习,让一部分毕业生在实习中实现就业。学校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的“双基地”3年内要达到150家以上;各二级学院针对专业特色的就业基地3年内要达到30家以上。
第七条 加强就业信息网建设,做好就业网站的日常维护工作,及时更新用人信息。进一步拓展网络功能,形成政策发布、信息共享、网上“双选”、指导咨询等功能比较齐全的就业网络。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部组织的网络“双选会”,努力实现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有机结合,为毕业生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降低毕业生的择业成本。
第八条 学校积极引导毕业生通过 “预征入伍”、“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特岗教师”、“三支一扶”、“到村任职”、“选调生”等国家和地方基层项目就业;鼓励毕业生通过“考研”等方式继续深造,并为有继续深造意愿的毕业生提供便利;积极引导毕业生到中小公司、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以及自主创业。
第九条 学校鼓励教职工积极主动关心毕业生就业工作,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调动一切社会力量,充分利用人脉资源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
第三章 毕业生就业市场管理
第十条 毕业生就业市场管理分为有形市场的管理和无形市场的管理。有形市场的管理主要包括时间和场地的确定、供需双方的告知、供需双方行为的规范、相关设施的提供与维护等;无形市场管理主要指信息传输硬件设施的提供与维护、信息软件系统的更新与维护、供需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发布等。
第十一条 有形市场的管理和建设重在巩固和拓展。招生就业处和各二级学院每年要结合毕业生招聘活动、用人单位回访、毕业生跟踪调查、毕业生就业工作调研等各种形式,经常性地与用人单位保持有效联系,巩固和发展合作关系。无形市场的管理与建设重在信息采集和发布。招生就业处和各二级学院要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并建立实施性强的信息公布渠道和平台。
第十二条 招生就业处和二级学院共同组织校内各种类型的招聘活动。招生就业处负责组织大型供需见面会和涉及多个二级学院、多个专业的专场招聘会,二级学院负责组织专业对口的专场招聘会,为用人单位到校招聘毕业生搭建平台,积极做好用人单位的接待和服务工作。
第十三条 招生就业处和二级学院制定专人负责就业网上信息的管理、审核、发布,并将已发布的就业信息备案存档,确保网络就业信息真实、可靠。
第四章 附则
第十四条 本方案由招生就业处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 本方案从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2014年10月28日